No Greater Victory
无上荣光
1941年12月8日——1942年2月28日
这时日军开始高歌猛进,而盟军则节节败退。珍珠港、关岛、威克岛、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战列舰、菲律宾、荷属东印度群岛、香港、新加坡——凯歌总伴随这些名字而来。宇垣自然欣喜于这连串的捷报中。
珍珠港事件却给他留下一点遗憾——机动部队未能乘胜发动二次大规模进攻。宇垣始终无法真正原谅南云忠一撤退的决定,在此后数月的日记中多次表达对南云的鄙夷。不过这段时期值得抱怨的事并不多。日本陆军所向披靡,宇垣也公允地给予称赞。实际上日军征服的速度远超预期,宇垣开始思考下一阶段战略方向。
珍珠港事件后,海军这几个月的战果虽不算显赫却持续不断。山本五十六麾下的部队击沉了老旧的兰利号航母,并重创萨拉托加号——这不是他们最后一次误将该舰认作列克星敦号。南云机动部队空袭了澳大利亚达尔文港,在巴塘海峡爆发的海战中,日军舰艇上演了宇垣口中"开战以来首场真正意义上的海战"。实际战果为击沉一艘、击伤两艘敌舰,但日军战报却宣称击沉五艘、重创两艘。此类夸大其词的现象在日记中屡见不鲜。
但宇垣并非有意欺骗,他只能如实记录战报内容。因此,对日美双方战报都需持审慎态度,真实战况要待战后比对各方记录才能厘清。
战事进展让宇垣对盟军战力评价不高。但作为职业军人,他认为日军本可做得更好,并毫不掩饰地以愤怒的笔触记录下他认为的己方失误。他亦不吝对敌方的称赞——突袭马绍尔群岛的美军飞行员、坚守香港的英军将士,都曾赢得他的只言赞许。
宇垣清醒地意识到,初期的胜利绝非理所应当。他预测战争将持续五到十年,忧心日本国民尚未做好承受长期苦战的准备。当前最令他警觉的,是连濑户内海都可能有美军潜艇出没。他也反复强调:必须不惜代价加强东京的防空体系。
1941年12月8日 星期一 晴 温暖 X日(作战首日)
期待已久的日子终于来临。凌晨三点,我自己醒了过来,正披衣抽烟时,航空参谋佐佐木中佐匆匆闯入报告:"0319时起,无线电开始反复发送'突(TO)'信号"。(注:"突"为"突击"指令首字暗号)——我当即明白,攻击命令已经下达给我们特混舰队的两百余架飞机,他们已向夏威夷进发,对珍珠港的首轮空袭正式启动。
随后我坐镇作战室,专注监听各方的电讯:友军战机发来的"成功雷击敌战列舰""轰炸希卡姆机场战果辉煌"等捷报,以及非常有趣的美军无线电通讯尽收耳中。战况清晰可辨,敌军混乱程度难以言表。此刻,东京时间0320分正是夏威夷的早餐时间,当他们在餐桌上吃早餐时,日军机群却发动了闪电般的突袭,敌人的惊愕可以说是难以形容。以下截获指令足证其仓皇:
1. 珍珠港内所有舰船立即出港
2. 即刻清扫福特岛以南水域磁性水雷与锚雷
3. 0415时——亚洲舰队司令官须立即执行第4号作战计划
其余指令接踵而至:发现国籍不明运输船队及六艘军舰;一艘驱逐舰与六艘舰艇正起火接近海岸等情报纷至沓来,推测盟军部队甚至可能发生了友军误击。
(宇垣还列举了其他事例。显然日军截获的美军电文多有错乱,但其对美军混乱程度的描述基本属实。)
我们推测第二波空袭较首轮延后约一小时展开,那时五艘微型潜艇将从母舰释放,并应对港内敌舰发起攻击。我猜想美军将这些潜艇误认为水雷,故下达了扫雷指令。我衷心期盼这些微型潜艇能平安返航,若无法生还的话,他们的牺牲与功绩又有何人能够知晓?我很遗憾,他们的战果只能在以后根据敌军动向来估计。
(从宇垣的日记中,人们可能会得出这样的印象,以为第二波攻势仅有微型潜艇的行动,且战果寥寥。他对南云的航空兵只字未提——他们的技战术和勇气带来了成果)
另一方面,我军部队已在巴丹半岛成功登陆。
接获电文称,第十一航空舰队因台湾浓雾,推迟空袭出发时间至0800时,但从之后的消息来看,实际攻击似乎于1330时展开。
据报,在马来亚战区,我军于1330时成功登陆,但更关键的哥打巴鲁登陆是否成功仍然存疑。据我所知,在首批登陆后,后续部队似乎已撤退。我着实为此忧心。
1000时召集各舰舰长与参谋长,令我的参谋部尽可能详述当前战况,并就主力舰队即将展开的作战下达指令。
鉴于战局总体按预期顺利推进,我们的主力舰队按计划起锚离港,切断了与军令部的电话联络。约0830时,舰队以14、16、18节交替航速穿越已扫雷完毕的丰后水道,在严密警戒下沿140度航向朝南进发。
1045时,内阁召开会议,颁布对英美宣战诏书。会后天皇陛下召见了陆海军大臣,特别嘉勉前线将士;两位大臣代全体官兵拜受圣意。
(在12月8日的记录末尾,宇垣将宣战诏书抄录在了日记中。)
(日记中还提及其他动向:泰国已同意日军借道;德意不久将对美宣战;中国方面舰队开始进攻香港;"长江上一艘美舰(炮舰威克号)被俘"——他汇总了各部队上报的战果)
总体而言,此役堪称大捷,正所谓先发制人。 入夜,海军军令部总长发来贺电,庆贺辉煌胜利。我直到舰队进港才进行回复:一则舰队仍在机动中,二则依我之见,此役仅属小胜。
翻译:Hatsukaze
校对:SherryJ
Comments NOTHING